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包括主机壳,所述主机壳内设有蝶形导流组件,所述主机壳前后侧均设有侧机壳,所述侧机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主机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对接块插接在所述固定座内,且所述固定座内设有立杆,所述立杆顶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主机壳上设置有两个侧机壳,当侧机壳不与主机壳连接时,主机壳的两侧为开放式,可以便于安装蝶形导流组件,并且侧机壳上的对接块能够插入到固定座内,实现侧机壳与主机壳的连接,从而可以便于在通风器内部安装零件,达到减少通风器整体的体积,利于运输的目的。
公开号:CN214332951U
申请号:CN202120087636.XU
申请日:2021-01-1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春礼;葛冰
申请人:李春礼;
IPC主号:F24F7-007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
[n0002] 矿井自然通风为了将地面新鲜空气不断输送到井下,并克服井巷阻力而流动,使工作面获得所需风量,自然通风器特别适合用于潮湿性、腐蚀性、产热量大、有异味、烟气、粉尘产生的工业厂房车间、仓库等,利用温差和自然风的作用将屋内的过热空气、污浊空气、有害气体等排出室外,相比以往用电能排出室内空气,节约电能。
[n0003] 中国专利公开了蝶型自然通风器,(授权公告号CN208901565U),该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第一导流板的下端和第二导流板下端相连接,从而形成一个“V”字形,当雨水落在导流结构上时,可以沿着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形成的V形槽快速排掉,同时室内的空气也可以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倾斜方向快速排出,提高了通风器的防水性能,同时不影响室内空气的顺利排出,但是该零件安装在通风器的机壳内,该机壳为一体式,不仅不易于在通风器内部安装零件,且通风器整体较大,不利于运输。
[n0004]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具有可以便于在通风器内部安装零件,能够减少通风器整体的体积,利于运输的特点。
[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包括主机壳,所述主机壳内设有蝶形导流组件,所述主机壳前后侧均设有侧机壳,所述侧机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主机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对接块插接在所述固定座内,且所述固定座内设有立杆,所述立杆顶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插接在所述立杆内,且所述定位杆通过限位螺栓与所述立杆螺接固定。
[n0007]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对接腔,两个所述对接块均位于所述对接腔内。
[n0008] 优选的,所述立杆固定在所述对接腔内。
[n0009]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机壳和所述主机壳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固定座的长度。
[n0010] 优选的,所述立杆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杆插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n0011] 优选的,所述压板底部端面贴合在两个所述对接块顶部端面上。
[n0012] 优选的,所述限位螺栓一端贯穿所述立杆,所述定位杆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主机壳上设置有两个侧机壳,当侧机壳不与主机壳连接时,主机壳的两侧为开放式,可以便于安装蝶形导流组件,并且侧机壳上的对接块能够插入到固定座内,实现侧机壳与主机壳的连接,从而可以便于在通风器内部安装零件,达到减少通风器整体的体积,利于运输的目的,且设置的压板位于对接块的顶部,能够使定位杆插入在定位槽内,使压板压住侧机壳上的对接块,并用限位螺栓锁紧,从而可以稳定限制侧机壳的位置,保证通风器稳定的进行使用。
[n0014]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机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中:1、主机壳;11、蝶形导流组件;2、侧机壳;21、对接块;3、固定座;301、对接腔;31、立杆;311、定位槽;4、压板;41、定位杆;411、螺纹孔;5、限位螺栓。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包括主机壳1,主机壳1内设有蝶形导流组件11,主机壳1前后侧均设有侧机壳2,侧机壳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21,主机壳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对接块21插接在固定座3内,且固定座3内设有立杆31,立杆31顶部设有压板4,压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41,定位杆41插接在立杆31内,且定位杆41通过限位螺栓5与立杆31螺接固定。
[n0023] 本实施方案中:主机壳1内设有蝶形导流组件11,蝶形导流组件11具有导流雨水的作用,其原理与公开号CN208901565U,名称为蝶型自然通风器说明书中第27段中所提到的使用原理一致,通过蝶形支撑板外形与蝴蝶相似,其上端形成V形槽,在安装时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则安装在两块所述蝶形支撑板上端的V形槽内,即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紧贴V形槽,当雨水落到导流结构时,雨水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形成的V形槽排走,通风器排风的原理为现有技术,主机壳1前后侧均设有侧机壳2,当侧机壳2不与主机壳1连接时,主机壳1的两侧为开放式,可以便于安装蝶形导流组件11或者内部其它零件,侧机壳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21,主机壳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固定座3的顶端为开放式,侧机壳2上的对接块21能够插入到固定座3内,实现侧机壳2与主机壳1的连接,限制了侧机壳2的位置,使侧机壳2与主机壳1采用拼接的方式,可以便于在通风器内部安装零件,达到减少通风器整体的体积,利于运输的目的,且设置的压板4位于对接块21的顶部,立杆31顶部设有压板4,压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41,定位杆41插接在立杆31内,能够使定位杆41插入在定位槽311内,使压板4压住侧机壳2上的对接块21,定位杆41通过限位螺栓5与立杆31螺接固定,能够用限位螺栓5锁紧定位杆41,从而可以稳定限制侧机壳2的位置,保证通风器稳定的进行使用。
[n0024] 在图1-2中:两个侧机壳2和主机壳1的长度之和等于固定座3的长度,使侧机壳2与主机壳1的连接一起使用,并且侧机壳2和主机壳1之间能够设置密封圈,保证连接紧密,密封性好。
[n0025] 在图3-5中:固定座3开设有对接腔301,两个对接块21均位于对接腔301内,对接块21和对接腔301配合,限制侧机壳2的位置,便于侧机壳2连接在主机壳1上,立杆31固定在对接腔301内,立杆31便于连接压板4,立杆31开设有定位槽311,定位杆41插接在定位槽311内,压板4底部端面贴合在两个对接块21顶部端面上,限位螺栓5一端贯穿立杆31,定位杆41开设有螺纹孔411,限位螺栓5与螺纹孔411螺纹连接,限位螺栓5可以为手拧操作的螺丝,手柄形状可以为星形状或羊角状,便于进行操作,定位杆41插入在定位槽311内,使压板4压住侧机壳2上的对接块21,并用限位螺栓5锁紧,从而可以稳定限制侧机壳2的位置,保证通风器稳定的进行使用。
[n002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能够将通风器整体安装在需求的位置处,达到通风的目的,主机壳1前后侧均设有侧机壳2,当侧机壳2不与主机壳1连接时,主机壳1的两侧为开放式,可以便于安装蝶形导流组件11或者内部其它零件,并且侧机壳2上的对接块21能够插入到固定座3内,限制侧机壳2的位置,实现侧机壳2与主机壳1的连接,从而可以便于在通风器内部安装零件,达到减少通风器整体的体积,利于运输的目的,且设置的压板4位于对接块21的顶部,能够使定位杆41插入在定位槽311内,使压板4压住侧机壳2上的对接块21,并用限位螺栓5锁紧,从而可以稳定限制侧机壳2的位置,保证通风器稳定的进行使用。
[n002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包括主机壳(1),所述主机壳(1)内设有蝶形导流组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1)前后侧均设有侧机壳(2),所述侧机壳(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21),所述主机壳(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所述对接块(21)插接在所述固定座(3)内,且所述固定座(3)内设有立杆(31),所述立杆(31)顶部设有压板(4),所述压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41),所述定位杆(41)插接在所述立杆(31)内,且所述定位杆(41)通过限位螺栓(5)与所述立杆(31)螺接固定。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开设有对接腔(301),两个所述对接块(21)均位于所述对接腔(301)内。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1)固定在所述对接腔(301)内。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机壳(2)和所述主机壳(1)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固定座(3)的长度。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1)开设有定位槽(311),所述定位杆(41)插接在所述定位槽(311)内。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底部端面贴合在两个所述对接块(21)顶部端面上。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栓(5)一端贯穿所述立杆(31),所述定位杆(41)开设有螺纹孔(411),所述限位螺栓(5)与所述螺纹孔(411)螺纹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9552082B|2021-11-05|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
CN214332951U|2021-10-01|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
CN100454630C|2009-01-21|一种低压空气呼吸燃料电池堆
CN111197355A|2020-05-26|一种建筑保温隔热机构
WO2020186707A1|2020-09-24|一种带止回阀功能的穿板管接头及燃料电池
CN204901436U|2015-12-23|一种热稳定光源
CN214036413U|2021-08-24|一种蓝牙耳机的主板和中框组装工装
CN210574775U|2020-05-19|一种oled柔性屏
CN211876286U|2020-11-06|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CN210051090U|2020-02-11|一种玻璃仪器用干燥装置
CN209181163U|2019-07-30|一种防冻空气能低温冷暖机组
CN213458387U|2021-06-15|一种燃气泄漏检测仪
CN210928409U|2020-07-03|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外语教学用录音机
CN213421245U|2021-06-11|一种高效率节能供暖装置
CN212870827U|2021-04-02|一种无缝插接板式散热器
CN214413333U|2021-10-15|一种车用高效散热片
CN214369508U|2021-10-08|一种用于台灯加固装置
CN214249758U|2021-09-21|一种可更换发热管的一体式取暖器
CN212510682U|2021-02-09|一种可折叠散热效果好的车库灯
CN212274274U|2021-01-01|一种快速装配的拼接式加热器外壳
CN210512201U|2020-05-12|一种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CN213484447U|2021-06-18|一种便于安装的接线盒
CN210516936U|2020-05-12|一种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系统
CN209413117U|2019-09-20|一种移动板房用防风外墙结构
CN213177568U|2021-05-11|一种燃气设备用安装定位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87636.XU|CN214332951U|2021-01-13|2021-01-13|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CN202120087636.XU| CN214332951U|2021-01-13|2021-01-13|一种蝶型自然通风器|
[返回顶部]